- 公司动态
打通生态环境监管“毛细血管” 厦门市出台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0-08-18 09:57:23 来源:wattec打通生态环境监管“毛细血管” 厦门市出台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近日,厦门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厦门市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全市计划3年安排1.95亿元资金,应用数字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夯实生态环境监管基础,补齐治理短板,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下更坚实基础,助力加快高颜值厦门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那么,《方案》是如何制定的?具体明确了哪些主要任务?又有哪些贴近民生的重点项目?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本报作出解读。
积极对接
全市相关重点项目纳入省级方案通盘考虑
省市方案同步规划、建设和投用
pH做为基本的污水指标,势必成为供求的热点,这对广大的E-1312 pH电极,S400-RT33 pH电极制造商,比如美国BroadleyJames来说是个重大利好。美国BroadleyJames做为老牌的E-1312 pH电极,S400-RT33 pH电极制造商,必将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美国BroadleyJames生产的E-1312 pH电极,S400-RT33 pH电极经久耐用,质量可靠,测试准确,广泛应用于各级环保污水监测以及污水处理过程。
在《福建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征求意见阶段,厦门市积极与省级部门对接,按照全市作为全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部分监管能力为全省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服务、支撑的定位,将全市9个生态环境监管重点项目纳入省级方案通盘考虑。
厦门市在省级方案起草阶段同步开展市级方案草拟工作,进一步扩大全市生态环境监管项目梳理范围,共梳理涉及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化智慧化、完善生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实验室基础能力、提升综合fa和应急能力等5大类48个项目。
行动目标
到2022年,初步建成生态环境物联网
“新技术”“智慧环保”是窍门
根据《方案》设定的目标,到2022年,厦门市生态环境监管fa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初步建成生态环境物联网,大数据应用贯穿监管全领域,加快实现市区协同化管理、天空地海一体化监管,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年行动任务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生态环境监管‘毛细血管’,激活‘末梢神经’,实现生态环境监管全覆盖。”据他介绍,《方案》中*突出的高频词“新技术”“智慧环保”,就是达成目标任务的“窍门”所在。“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注重新技术融合应用,拓展智慧环保平台功能。同时,强化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坚持统一协同调度,构建环境信息‘一张图’、 监测监控‘一张网’,推动环境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是为了顺应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监管范围逐步扩大、监管任务日益增多、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上一篇:海洋产业带动厦门经济全面提速下一篇:海洋产业带动厦门经济全面提速